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眼下全县各乡镇正在开展春耕备耕生产,为了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2021年4月26日,中国热科院加工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宋刚、陈玉梁、黄光定赴廉江市营仔镇大山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大山村第一书记陈春华表示对我所科研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大山村下属有8个自然村。总共5382人。村里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面积3000亩主要用来种植水稻,还有500亩用来种植花生、木薯等。近年来水稻品质不高,口感差,急需品质提升,且加上水稻病害的影响,产量受限导致经济效益低。了解完当地农业的难题后,他们决定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稻田土壤取样工作,咨询相关专家后汇形成技术方案;二是根据大山村靠海特殊性,结合土壤分析结果和根据专家的意见,引进更适合的水稻种子进行示范田试验,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村里开办培训班提供科学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支持。
通过调研沟通得知,村民有较大的意愿养鸡,但都是零散、小规模,没有形成特色品牌。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团队就“唐老鸡”模式进行了推介,双方进行了合作探讨。驻村书记和村民们对“唐老鸡”模式产生极大的兴趣,下一步将具体明确合作方案,充分发挥国家级研究机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本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得到了加工所领导与大山村村委的大力支持,同村委第一书记联合扶贫第一书记,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打造科技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眼下全县各乡镇正在开展春耕备耕生产,为了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2021年4月26日,中国热科院加工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宋刚、陈玉梁、黄光定赴廉江市营仔镇大山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大山村第一书记陈春华表示对我所科研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大山村下属有8个自然村。总共5382人。村里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面积3000亩主要用来种植水稻,还有500亩用来种植花生、木薯等。近年来水稻品质不高,口感差,急需品质提升,且加上水稻病害的影响,产量受限导致经济效益低。了解完当地农业的难题后,他们决定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稻田土壤取样工作,咨询相关专家后汇形成技术方案;二是根据大山村靠海特殊性,结合土壤分析结果和根据专家的意见,引进更适合的水稻种子进行示范田试验,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村里开办培训班提供科学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支持。
通过调研沟通得知,村民有较大的意愿养鸡,但都是零散、小规模,没有形成特色品牌。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团队就“唐老鸡”模式进行了推介,双方进行了合作探讨。驻村书记和村民们对“唐老鸡”模式产生极大的兴趣,下一步将具体明确合作方案,充分发挥国家级研究机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本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得到了加工所领导与大山村村委的大力支持,同村委第一书记联合扶贫第一书记,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打造科技新农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致富。